央视曾多次关注室内空气质量问题,报道指出室内空气质量不容乐观,甲醛等污染物超标现象较为普遍,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。具体内容如下:
甲醛超标情况严重:央视《每周质量报告》记者联合专业机构对全国100户新装修家庭进行检测,结果显示71%的家庭甲醛浓度超过国家标准0.08mg/m³,部分家庭甚至超标3倍以上。在甲醛超标的家庭中,有63%的儿童出现频繁咳嗽、皮肤红疹等症状,34%的孕妇存在胎儿发育异常风险。
污染物来源广泛:人造板材是甲醛释放的“重灾区”,部分不良厂商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,会分解大量游离甲醛。墙面材料为追求色彩和持久性,可能添加含有甲醛的助剂。软装家具在印染过程中会使用含甲醛的固色剂和整理剂。此外,玻璃胶等胶粘剂也是家装中用量小却危害大的甲醛来源。
可就是这句看似无害的话,正在悄悄坑害无数家庭。
去年就有新闻报道,一对夫妻装修后通风3个月入住,不到半年孩子查出白血病;还有网友分享,自己住了新装的房子后,每天头晕乏力,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甲醛超标3倍——他们都信了“通风就好”,却忽略了甲醛.可怕的特质:它不是“通通风”就能赶走的“过客”,而是能潜伏10-15年的“长期毒瘤”。

为什么“通风就好”是误区?我们得先搞懂甲醛的“脾气”。
装修里的甲醛,大多藏在人造板材、油漆、窗帘、床垫这些“看不见的地方”。它的释放是分阶段的:一开始会集中释放一部分,这时候开窗通风确实能散掉不少;但剩下的甲醛会钻进材料深层,随着温度、湿度变化慢慢往外渗——夏天开空调关窗,冬天暖气房密闭,这些甲醛就会在室内累积,浓度蹭蹭往上涨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,甲醛的危害是“隐形攻击”。它不像刺鼻的油漆味,浓度不高时可能没明显味道,但长期吸入会刺激呼吸道,影响免疫力,甚至增加患癌风险。尤其是老人、小孩和孕妇,身体更敏感,往往.先成为“受害者”。

入住新房不要大意,确保甲醛浓度达标后再入住!